華為啟示錄:與優秀者為伍,才能共贏未來
今天下午深圳坂田基地三角地「聯接未來」媒體溝通會上,華為5G雙模手機Mate 20X 5G版正式發布。
這是中國首款取得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的設備。這也是全球唯一一款同時支持獨立組網(SA)和非獨立組網(NSA)的手機。
在為華為驕傲的同時,我們更需要總結,華為身上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10年前,4G 商用的第一年,華為就開始投入布局 5G 研究。此外,華為持續以每年銷售額的10%-15% 資金投入研發,對核心技術實力近乎偏執的研發投入是華為在5G上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
遠見和高研發投入這兩點是華為在5G技術上制勝的關鍵,相信沒有人否認,但筆者認為,還有一點也很關鍵,那就是華為基因里的“與優秀者為伍”。
一個曾在華為工作過的朋友告訴記者,華為只跟最優秀的企業合作,比如核心元器件只采購頂尖供應商的,建筑設計院只用國內甚至世界排名最靠前的,就連崗亭的瓦屋面,用的也是國內數一數二制瓦工廠的。這種消費文化映照到企業管理里,成為華為文化中“與優秀者為伍”的DNA。
有人認為,最優秀的企業提供的商品一定是最貴的。因為他要買最好的生產設備、最好的原材料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商品,用一流的研發人才才能保持技術上的最先進,提供最好的售后服務。
仔細想想,最優秀的企業提供的商品真的是最貴的嗎?其實不然。
最優秀的企業,我們通常稱為一流企業,一般他的規模是比較大的,他采購的原材料數量多,更有能力去篩選更優質的原材料供應商,在采購上會有議價權,價格可能會比其他企業更有優勢。
因為訂單比較多,連續化生產,攤薄了生產成本。質量比較穩定,次品少,降低了生產省耗和管理成本。
此外,一流企業更有魅力吸引高層次的研發人才進入,更有條件去做研發和創新。
與最優秀的供應商為伍有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可以從源頭上保障自己產品品質的穩定性。
“質量是華為的自尊心”,這也是華為能夠在全球高端市場影響力和市場規模快速提升的原因。
然而,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華為這樣的企業太少,很多企業口口聲聲喊“與優秀者為伍”,行的卻是“最低價中標”之實。
“瀝青原料一噸4000元,可建筑工程項目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每平米的中標價格居然只有十幾元,連原材料成本都不夠,最后結果只能是造假的勝利,做優的出局。” 中標價居然比制造成本還低。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讓不少防水企業無奈的招標現實。
“最低價中標”很少考慮投標企業的產品質量,更不會去考慮技術水平如何。而企業為了生存,有時不得不去投標,中標了怎么辦,只能降質量,降管理和維護的成本。這也是這么多年來建筑滲漏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擔心“說不清”、“犯錯誤”,規避“履職風險”,是一些地方和企業傾向于“最低價中標”的重要原因。
在今年6月山東壽光的防水年會上,記者聽到臺灣營建防水技術協進會名譽理事長徐偉杰介紹臺灣建筑業的相關產業政策。今年5月,臺灣地區立法部門通過了臺灣《政府采購法》的修訂,主要修改內容是:強調防弊與興利同等重要;提高合理預算;提供合理工期;提升各級采購案的合理性、可行性與專業性。
這不只是一次修法而是攸關政府思維的轉變。經過20年的改革,臺灣地區終于告別“防弊大于興利”、“便宜是王道”的落后采購思維,走向追求質量、尊重專業、提高優質的公共建設與公共服務。
我們國家也在醞釀修改政府采購辦法。去年11月,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通告《財政部醞釀遏制低價惡性競爭新舉措》。
財政部稱,將調整低價優先的交易規則研究取消最低價中標的規定,取消綜合評分法中價格權重規定,按照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著力推進優質優價采購。
雖然目前這項改革還未落地,但是財政部已經明確表示,在招標制度辦法改革中要落實調整“低價優先的交易規則”、取消“低價中標”規定,意味著最低價中標被徹底取消只是時間問題!
在等待政府調整采購辦法的同時,我們也驚喜的看到,來自下游房地產的市場行為正在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行業。
據中國房地產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測評成果,2018年,百強房企市場銷售達8萬億,市場份額快速上升至58.1%,較上年提高10.6個百分點。而恒大、碧桂園、萬科、保利等前4大房企從2013年6.93%市場集中度上升到2018年的14.17%。房地產市場進入了強者恒強的王者時代,呈現銷售持續向龍頭企業集中的態勢,房地產行業集中程度正加速攀升。
龍頭房企一般喜歡與優秀者為伍,重視防水質量,要求防水材料的產品質量有保障,企業有品牌知名度,能夠給房地產銷售帶來品牌溢價。
以江蘇凱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據其發布地2019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告期內(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60%-80%。
對此,江蘇凱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忠人表示,“房地產集中度提升促進了對上游防水材料的集采加大,凱倫股份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外因得益于外部商業環境的改善,房地產對合作伙伴品牌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與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戰略集采份額在不斷提高。”
凱倫股份已經連續4年榮登地產500強首選供應商榜單,位列防水材料類榜單的行業前十強。今年更是榮晉品牌首選率第五名、并斬獲新獎項“50強開發商評優企業”,成為建筑防水行業內僅有的三家單位之一。
李忠人認為,過去行業競爭是因為不充分而激烈,比拼的是價格,價格低怎么辦,那就只能降管理、降質量成本,降售后服務,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年來滲漏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現在龍頭地產商已經慢慢意識到跟一流品牌合作的諸多好處。一流的防水品牌企業能夠提供質量穩定的產品,能夠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也能給房地產的品牌溢價帶來增值。因此加大了對一線品牌集中采購的范圍和力度,這也是包括凱倫股份在內的防水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的重要原因。
中國有句古話,叫“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這種追求的精神決定了未來的結局。
未來,基于房地產業高質量轉型要求和開發總量降低的趨勢,房地產開發企業必然會有一個大幅度減量萎縮的過程。重慶原市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認為,未來十幾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數量會減少三分之二以上。
在此過程中,房企品牌溢價能力漸成新戰場,一大批品牌房企正主動向市場“亮劍”,將品牌轉化為生產力。
享受偉大時代惟有堅持與優秀者為伍,這是華為文化的DNA。而與優秀的建材供應商為伍,房企才能共贏未來!